咨询热线:

152-2333-7163  199-2329-4331

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精益生产

精益生产管理的两大支柱

2023-10-24 11:55:10

  精益生产咨询公司概述:精益生产是一种生产管理方式,通过系统结构、人员组织、运营模式、市场供求的变化,使生产系统能够快速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,精简生产过程中所有无用、多余的东西,实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各方面的结果。精益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提升的必由之路,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是自主化和准时化。


  一、自働化


  1、自我化的目的


  “自动化”不同于“自动化”,是指当加工零件或产品出现故障时,设备或系统可以立即判断并自动停止。通过“自动化”改进的设备或系统可以实现两个目标。


  (1)不生产不良品(实现零缺陷),即用简单(投资小化LCIA)的机械替代人工作,降低工作强度,提高工作效率;


  (2)节省监控设备运行的护理人员(实现节省人力),在异常情况下既可自动停机。


  精益生产中的自动化是人字相邻的,强调的是人机的结合,而不是单纯用机械代替人力的自动化。因此,“自动化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动化。自动化是让设备或系统拥有人的“智慧”。


  2、实施自我化的内容


  (1)确定异常


  确定异常标准完善,确定异常是什么?


  1)检查是否按照操作标准正确操作,并通过培训使其遵守操作标准。人员参考标准操作卡、标准操作组合表、标准操作表指南;设备参照车站设备能力表和加工条件基准,实现自主化强调的人机结合。


  培训员工让他们遵守。操作要领,刀具换模操作要领,质量检验要领。


  三是确定保全管理项目。


  确定各工位的质量管理项目。操作标准,QC工程表,质量检验标准,简单检验工具。


  防止质量确认遗漏。QA网络用于人和设备。


  对象:对每一项工程的要素进行水平评估和等级评估,明确要改进的项目,进行有效的改进活动。


  方法:根据各自的组合,对“发生预防”和“流出预防”设定基准,对工程保证水平进行评估。


  检测异常(2)


  自我化实施过程中的代表性质量检查方法:定量检查、首件和尾件工件检查、质量检查后工件保管,使用廉价设备实现整体流化。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实现一个流量,就很难在产品堆积和滞留过程中保证质量。一个流量生产使质量保证非常容易、容易、先入先出。生产管理目视板的作用是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,从而改进和监督,防止再次发生。异常管理(目视管理)现场运行的报警装置将定期向必要人员通知必要信息。


  (3)快速处理异常


  通过建立异常快速反应机制,确保异常快速处理。


  防止异常再次发生(4)


  防止异常再次发生是自我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如果对应和对策的区别,原因追求不足,只需更换下限开关即可应对,仍有可能再次发生故障。找出异常原因,采取正确措施改善,防止这种异常再次发生。


  二、准时化


  1、按时生产的基本思想


  按时生产模式的基本思路是“只有在需要的时候,才能根据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”,即追求一个没有库存或库存小化的生产系统。按时的基本思路是生产计划、控制和库存管理。


  准时化的基础之一是均衡生产,即平均生产产品,使物流在运行、生产线、工艺和工厂之间均衡流动。为了实现平衡,按时采用月度计划和日常计划,并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计划。


  按时提倡对象专业布局,减少排队时间、运输时间和准备时间,在工厂一级采用基于对象的专业布局,使每批工件能够在每个操作间和工作间顺利流动,减少通过时间;微观对象专业布局和工作中心在流水线和工作中心一级布局,可以减少通过时间。


  准时可以合理利用生产资源,包括劳动力灵活性和设备灵活性。当市场需求波动时,要求相应调整劳动力资源。如果需求增加不大,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各种技能操作人员的操作来完成;当需求减少时,可以使用减少生产频率、解雇临时工、分配多余操作人员参与维修设备。


  按时强调全面质量管理,目标是消除不合格产品。消除可能导致不合格产品的根本原因,并努力解决问题。准时化还包括许多有利于提高质量的因素,如批量小、零件快速移动到下一道工序、质量问题能够及早发现等。


  按时化由订单驱动,通过看板和拉动将供应、生产和销售紧密联系起来,大大降低了材料储备、成本库存和产品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
  2、实现准时生产的手段


  按时生产的基本手段也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:生产流程化、生产均衡化、资源配置合理化。


  (1)生产流程化


  也就是说,根据生产所需的流程,从后一道工序向前推进,确定前一道工序的类别,依次适当安排生产流程,根据流程和每道工序所需的库存数量和时间安排库存和组织物流。尽量减少生产现场物资的停滞和运输,使物资在生产过程中无障碍地流动。


  (2)均衡生产


  均衡生产是实现及时、适度生产的前提。所谓均衡生产,是指总装配线在向前工序收集零件时,要均衡使用各种零件,生产各种产品。


  在生产过程中,每周或每天的生产量将在几分钟内平均进行,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将由此组织。这样,流水线上的每个操作环节都会有一个标准的定额,每个操作环节都会有一个标准的定额,每个操作环节都会有一个标准的定额。因此,物质的供应和物品的流动应该按照这个定额进行均衡的组织和安排。由于按时生产模式的生产是按周或按日平均生产,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和批量生产模式不同,准时均衡生产中没有批量生产的概念。


  资源配置合理化


  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降低成本目标的途径。具体来说,所有设备、人员和零部件都在生产线内外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分配,在需要的时候以及时的方式到位。


  就设备而言,包括相关模具在内的设备可以快速更换和调整。在生产范围内,设备和原材料需要合理放置。对于人员来说,多技能操作员是指能胜任多种工作的生产操作人员。


近期浏览:

24小时服务热线

400-007-8608

电  话:152-2333-7163

手  机:199-2329-4331

邮  箱:cqqjfglzx@163.com

地  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锦红二路4号附2号